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大功率充电站能否破解“补能焦虑”?

“让充电速度和加油一样快”,是很多新能源车主的共同期盼,面对充电速度较慢这一电动汽车补能的核心痛点,“大功率充电”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口。

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发布支持高压大功率充电的车型,大功率充电站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,不仅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发力建设大功率充电站,甚至石油巨头也加入其中。大功率充电推广目前还面临着哪些挑战?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。

大功率充电风口来了

车企纷纷入场 石油巨头也来“跨界”

目前,广州和深圳两地都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,其中大功率充电成了新的风口。11月30日,广州琶洲多元智能超充站投入使用。据悉,该超充站使用的全液冷超充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,最快5分钟即可续航300公里,能同时满足68台电动汽车充电。广州早在去年就推出“超充之都”计划,明确支持采用超级大功率快充技术,到2025年建成1000座大功率充电站。

深圳今年10月发布的《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(2023~2025年)》明确,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;2024年3月底前,深圳全市公用超充站不少于300座,公用超充站、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、加油枪数量,480kW以上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力争2024年底全市公用超充站达到1000座。

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介绍,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效显著,今年9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821万辆,新车零售端正加速渗透,因此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高速增长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9月,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达764.2万台。

对于电动汽车的“补能焦虑”,各大企业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多家汽车厂商已发布超充解决方案,如广州一家企业自主研发的超快/极快充电池,最大充电功率达480kW,最大充电速度是现有普通电池的6倍,0~80%充电时间最快7.5分钟,增加超400公里续航。

眼下,“超充”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力点,甚至还吸引了中石油、中石化等传统石油巨头跨界“混战”。记者了解到,今年11月16日,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首座超充站——深圳市福田区委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。中石油计划2024年底建成1500座站外充电站,其中深圳拟建设100座超充站,到2025年形成“千站万桩”运营规模;此外,中国石化广东深圳石油公司累计建成18个超充站,其中4个站外大型超充站,共96个超充位,每台终端最高可提供480kW带液冷技术的超级充电功率,较市面常见的120kW快充设备提速300%。

大功率充电更省时

价格或更高 速度也受充电桩功率分配影响

对于大功率充电站,消费者无疑持欢迎态度,功率越大意味着补能速度越快,但也可能带来更高的价格。记者在一些车企品牌的超充站了解到,大功率充电站的充电桩普遍价格更高。如某品牌的超级充电桩,每度电的价格普遍在2元上下,停车费还要额外支付;一位电动汽车车主表示,由于他是首批用户,能够享受某车企的充电让利服务,因此非常期待有更多的大功率充电桩出现。

深圳车主杨女士表示,她的车子慢充需要7个多小时才能充满,而一般50kW的快充站充满也需要一个小时。“大功率充电站一般15分钟就能充满,虽然还是比加油时间稍长,但确实能够节省时间。”

记者了解到,今年一些车企陆续推出了更多支持大功率充电的车型,如“充电5分钟,续航200km”“充电10分钟,续航400公里”等,但在整个电动汽车市场上,这类车型还相对较少,并且“5分钟充满”也只是理想的状态。一位电动汽车车主向记者反映,当电池电量较低时,充电速度确实会比较快,但当电池充到90%以后,充电速度会明显慢下来;此外,充电桩的功率可能是“一拖二”或“一拖三”,只有在车辆“独享”充电桩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大功率充电的速度峰值,一旦几辆车同时插上充电枪充电,则会平分功率。

公用、专用领域

对大功率充电需求更迫切

仝宗旗表示,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分为慢充、快充和超充,而超充的表述规范应是大功率充电。对私家车而言,他认为最便利的充电方式还是在家里安装充电桩。“住宅小区充电桩一般以交流电慢充为主,充电费用是居民用电,一度电约四五毛钱,相对商业充电桩便宜一大截。”

仝宗旗表示,补能的方式选择应该分场景而定。“比如在住宅小区、工作单位等区域,补能方式应该是慢充和快充结合;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内的公共充电站,应以大功率充电为主,快充和慢充为辅;而对于乡镇、农村等场景,应以慢充和普通快充为主,大功率充电作为补充。”

目前,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大功率充电站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。据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同步建设充电基础设施,加快既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改造,新增设施原则上应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。

仝宗旗表示,除了使用场景,还要分车型来区别,比如物流车、轻卡、重卡等商务用车,今后充电肯定是以大功率充电或换电为主,而出租车、网约车等营运类车辆也是大功率充电的主要客群。“从近4年新建公共直流桩功率情况看,180kW及以上大功率充电桩增长迅速,4年占比提升10%。”仝宗旗表示,无论从场景还是从车型的维度,公用和专用领域对大功率充电的需求都更为迫切。

未来主流补能方式?

大功率充电之外也可选择换电

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会加入到大功率充电站的建设中?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协会秘书长张兢兢表示,关键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大趋势。“像今年深圳新能源汽车的平均渗透率已经达到65%,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广泛的认可。当新车主从燃油车逐步转向新能源车的时候,石油巨头也要谋求充电业务的转型,而这将给更多新能源车主的充电带来便利,不论是从加油站拓展为加油充电一体站,还是新拓展充电站,或者是和充电运营企业合作,都有利于建设更完整的充电网络。”张兢兢认为,在保障消防安全的基础上, “综合能源一体站”的建设会是未来的主流。

那么,大功率充电是否会成为未来主要的补能方式呢?张兢兢认为:“随着发布高压车型的车企越来越多,消费者对快速补能的需求会更加强烈。大功率充电车型的价格会比普通车型要高,高压平台车型从中高端汽车入手,未来会普及到价格更低的常规车型中去。从趋势上来讲,大功率充电是未来充电的一个主要技术路线。”

而除了大功率充电,也有企业做换电业务,只需要5~10分钟就能为车辆换上满电电池。仝宗旗表示,换电也有特定的应用场景。“一类是重卡,比如城市渣土车,港口物流园区、码头、煤矿钢厂重卡类牵引车,每天出行在两三百公里以内的这些车型是比较适合进行换电补能的。第二类是运营车辆,如出租车、网约车也是比较适合做换电的,因为其电池容易标准化。”仝宗旗表示,换电跟大功率充电类似,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补能技术之一。

推广大功率充电站

需提前布局规划,也应提升安全保障

目前,大功率充电站的发展还需要面临哪些挑战呢?

仝宗旗表示,建设大功率充电站需要精准定位,哪些场景适合建设大功率充电站、服务对象是哪些类型的车辆,都要提前规划好,最好是进行城市级规划,因为大功率充电站涉及土地资源问题和电力扩容问题,都要提前布局规划。

他说,大功率充电桩的发展还要解决安全问题。“目前在400V的平台、120kW双枪的普通快充情况下,也偶有一些电动汽车着火的意外发生;而在800V高压平台下的超充速度,对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的循环寿命有没有影响,还需要通过检验。”他认为,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事故比例越来越低,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,大功率充电的安全性将会更有保障。

对于大功率充电站的建设,张兢兢则认为难点在于用地。“大功率充电站属于高压设备,整体用电安全要求较高,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块独立占地的地方用于充电站的建设。”

张兢兢表示,大功率充电站建设还需解决配电问题。“企业需要用储能来解决电力扩容的问题,因此企业如果提前布局大功率充电站,成本会比投资普通充电站高,如何可持续经营以及获得收益,还需要进一步观察。”

仝宗旗也表示,大功率充电站的设备成本和基建成本都会比普通充电站高。如何鼓励相关企业投入到大功率充电站的建设中去?他认为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,不同价位车型的出行场景和充电需求不一样,未来的充电市场会逐步细分,大功率充电站也应当为不同需求的车主提供不同类型的充电服务。“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的充电站配置慢充、快充和大功率充电等方式,不同的功率对应的价格不同,通过服务费差异化收费,有意入局的企业能够计算出大功率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。”

商业模式探索中

大功率充电站“向下兼容”未来可期

张兢兢表示,目前充电运营市场竞争较为激烈,虽然大功率充电站能够在充电速度上占据优势,但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更快的充电服务支付更高的充电费用,目前还是一个问号。

仝宗旗认为,大功率充电站建设,既需要能支持大功率充电的充电桩,也需要能支持大功率充电的汽车电池,两者缺一不可。而支持大功率充电的电池多是近一两年推出的,对应车型还不多。“充电桩是基础设施,肯定需要先行,要‘适度超前’投建。随着大功率充电桩的增加,满足800V高压超充平台的车型保有量也会逐渐提升。”

仝宗旗建议,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要加快落地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,各地公用及专用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大功率充电设备为主,慢充、换电为辅;相关政策需要大力支持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及应用,满足高质量充电需求;此外还应加强充电场站安全监管,增设安全设施,提升安全防护等级等。

张兢兢表示,建设大功率充电站不仅要能满足高压平台超充车型,同时也能满足普通快充车型,因此大功率充电站是能够“向下兼容”的,对应更多车型,服务能力也会变强。“从长远来看,大功率充电站的运营肯定能够获得对应回报。”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