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皓普电气有限公司
热线电话:17783086592
联系人:吴亿兴 13883587842
座机:+86 23 68640515
传真:+86 23 68640517
邮箱:haopuele@163.com
网址:www.haopuelec.com
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园区红狮大道5号金科500间26-14号
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应对措施
在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时,若电池出现过热现象,需立即采取系统性措施以避免安全隐患并保护电池寿命。以下是分步骤的解决方案:
一、过热原因快速诊断
充电参数异常
电流过大:充电桩输出电流超过电池Z大接受能力(如车辆BMS设定限值为150A,实际输出达200A)。
电压不匹配:充电电压超出电池安全范围(如单体电池电压超过4.2V)。
案例:某车型电池额定充电倍率为1C(1小时充满),若充电桩以2C倍率强制充电,10分钟内电池温度可能飙升15℃。
电池自身问题
老化或故障:电池内阻加大导致发热量增加(如健康电池内阻5mΩ,老化后升至20mΩ)。
热管理系统失效:冷却液泄漏或散热风扇停转。
环境因素
高温环境:环境温度40℃时,电池初始温度已接近临界值。
散热受阻:充电枪与车辆接口处积灰导致接触电阻加大。
二、应急处理流程
立即降低充电功率
操作:充电桩自动触发功率限制(如从120kW降至30kW),或手动调整至Z低档位。
效果:电流减少50%可使发热功率降低75%(发热功率与电流平方成正比)。
暂停充电并冷却
阈值设定:当电池温度超过50℃或温升速率>5℃/min时,充电桩强制停止充电。
冷却时间:静置30分钟以上,待电池温度降至35℃以下再尝试充电。
检查硬件连接
充电接口:确认充电枪与车辆插座无松动、腐蚀或烧蚀痕迹。
电缆状态:检查充电电缆是否因过度弯折导致内部断线。
三、技术防护机制
BMS主动干预
温度监控:BMS通过热敏电阻实时监测电池温度,每100ms向充电桩发送状态数据。
策略调整:当单体电池温差>5℃时,BMS请求充电桩切换至涓流充电模式。
充电桩智能保护
三级过温保护:
*级(45℃):降低充电功率至50%;
二级(50℃):暂停充电并启动风扇强制冷却;
三级(55℃):切断电源并报警。
案例:特来电充电桩采用液冷模块,可在1分钟内将充电模块温度从70℃降至40℃。
四、长期预防措施
措施实施方式效果
定期电池健康检测,每6个月通过诊断仪检测内阻、容量衰减,提前发现老化电池
优化充电策略,避免连续快充,采用“快充+慢充”组合,减少电池热应力积累
升级充电桩固件,每季度检查并更新充电控制算法,修复已知过热漏洞
改善充电环境,安装遮阳棚、使用地下停车场充电,环境温度降低10℃-15℃
五、用户操作指南
充电前检查
确认电池温度≤40℃,若车辆暴晒后温度过高,先开启空调降温。
检查充电枪接口无异物,避免接触不良引发局部过热。
充电中监控
通过车辆APP或充电桩屏幕实时查看电池温度。
若发现温度异常升高(如每分钟上升>2℃),立即停止充电。
充电后处理
充电完成后静置5分钟再拔枪,防止电弧引发高温。
若频繁出现过热,联系4S店检测电池冷却系统。
总结:电池过热是直流充电中的高风险问题,需通过硬件防护+智能控制+用户规范三重保障解决。核心在于快速响应(如10秒内降功率)、监控(毫秒级数据交互)和预防性维护(定期检测电池健康度)。用户应养成“充电前检查、充电中监控、充电后复盘”的习惯,Z大限度降低过热风险。